副研究员 硕士生导师
入职时间:2019-11-27
所在单位:物联网(感知矿山)研究中心
学历:博士研究生毕业
办公地点:中国矿业大学文昌校区综合楼703西
在职信息:在岗
其他任职:《工矿自动化》杂志第二届青年专家委员会委员
通讯/办公地址:
移动电话:
邮箱:
焦明之,男,1987.06生,籍贯安徽安庆。2009年本科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2012年硕士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新型富勒烯电子信息材料,导师中科大化材学院副院长,国家杰青获得者杨上峰教授。2017年博士毕业于瑞典乌普萨拉大学微系统系(MEMS),研究半导体传感芯片和MEMS型智能气体传感器微纳制造技术,导师Klas Hjort和Hugo Nguyen教授。博士毕业后在瑞典跨国公司斯德哥尔摩研发总部任职满两年,研发工业级电化学传感器,改进化学分析仪器,并创造经济效益上千万元。
2019年11月底以优秀青年人才身份正式入职中国矿业大学,副教授,目前是信息与通信工程及电子信息方向硕士生导师,获得2020年江苏省双创博士。山西省煤炭协会千人智库技能专家,大同启迪未来能源研究院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矿业大学首届集萃学院导师,<<工矿自动化>>杂志青年编委,EI期刊<<工程科学学报>>杂志青年编委, Sensor and Actuator B,Sensors,Chemosensors等期刊审稿人。指导研究生多次获得一等奖学金、小米奖学金等。课题组主要面向国家安全工程和经济主战场,研究新型传感技术及智能传感系统,面向智慧矿山、氢能、锂电能源、工业物联网、环境监测、电气设备等应用场景。实验室目前拥有各类仪器设备总价超300万元。至今已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其中SCI/EI20篇,被引用近600次。细分方向:
(1)半导体和MEMS传感芯片设计仿真和加工制造;
(2)基于FPGA和单片机(STM32及RTOS)的智能传感器研究;
(3)面向智能传感器的深度学习和机器学习算法开发;
(4)基于多源异构数据的安全监测预警和状态评估。
已承担科研项目包括: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基于原位表征的微热板PdAu-ZnO表面催化调控甲烷响应动力学机制研究(30万元);
-安徽省科技厅长三角联合攻关项目课题,锂离子电池热失控监测预警算法(41万元);
-中国矿业大学优秀青年人才平台建设费(50万元);
-中国矿业大学青年科技基金(6万元);
-江苏省双创博士人才经费(15万元);
-淄矿集团委托横向项目(合同经费19.5万元);
-常州天地公司委托重大横向项目子课题(合同子课题经费150万元)。
-航天科工集团206所委托项目(9.8万元)
目前项目组经费较为充足,对软硬件方向都有需求,欢迎感兴趣的同学加入,共创辉煌!
育人理念:因材施教,有教无类。教学相长,共同进步!
所有研究生同学都将为助研,发放助研津贴,并根据成果发放绩效奖励。目前已推荐过学生去无锡、合肥、北京等地的著名企业实习。
目前与国内外的多个高校和优秀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如瑞典乌普萨拉大学、瑞典皇家理工学院、越南河内科技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湖大学、吉林大学、山东大学、苏州大学、南京邮电大学、河南理工大学、国轩高科、华霆动力、艾跑汽车、微纳感知(合肥)、中科院微系统所、江苏集萃集成电路研究中心、中煤科工集团、山东能源集团、晋煤集团等等。
对优秀的专硕学生推荐集萃联合研究生,对所有表现优异的学生推荐实习、工作、读博,协助出国升学等!
每年招收硕士生3-5名,欢迎感兴趣的同学联系! 手机号:13952204541,邮箱:6000@cumt.edu.cn
[1]智能传感器及传感系统
矿山智能感知与装备团队由中国矿业大学物联网中心的王刚、赵志凯、焦明之、刘春、杨彩、魏明尧和俞啸7位研发人员构成。研究内容覆盖了从新型传感器和装置研制、设备状态的监测与处理以及云平台展示全过程,通过团队合作可以实现倍增效应。
中国矿业大学职业健康研究院是由学校批准成立的校级科研平台,研究院瞄准“健康中国”重大需求,依托安全科学与工程“双一流”优势学科群,致力于打造“职业健康+行业特色应用”的科研创新与成果转化平台。
研究院汇聚了来自美国国家职业健康研究院、辛辛那提大学、西弗吉尼亚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中国矿业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院校从事职业安全健康的20余名研究骨干,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名、教育部长江学者1名、国家级青年人才1名、江苏省特聘教授2名。通过理、工、医等多学科交叉融合,开展职业危害与职业病防控关键基础理论和核心技术的研究,形成了精准检测、源头治理、传播阻隔、个体防护等特色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