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刚,教授、博士生导师,机械设计系主任兼党支部书记。
研究方向:
(1)智能摩擦学
—宏/微观摩擦学(智慧矿山、智慧桥梁、智慧海工、智慧油气工程等)
—摩擦状态智能检测
—智能表面工程
—智能摩擦控制
(2)智能运维
—大型工程装备状态监测及故障诊断
—损伤智能检测、信号分析、机器学习
—损伤故障定位与大数据
(3)动态优化设计
—运动学与动力学仿真、有限元仿真、离散元仿真
—弯曲疲劳/多轴疲劳/微动疲劳性能评估
—承载安全性与渐变可靠性评估
—动态优化设计理论及应用
本科生与研究生教学:
《机械原理》中英文本科教学
《机械设计》中英文本科教学
《工业摩擦与润滑》本科教学
《摩擦学前沿》硕士、博士贯通课
学术兼职: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摩擦学分会青年论坛组委会副主席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摩擦学分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副主任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摩擦学分会工业摩擦学工作委员会委员
智能采矿装备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成员
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成员
教育部虚拟教研室“机械设计课程群虚拟教研室”成员兼秘书长
江苏省机械工程学会摩擦学分会委员
中国矿业大学智能矿山装备与技术研究生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负责人
比利时Ghent University博士学位顾问委员会委员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函评专家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高级会员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会员
期刊编委:
《摩擦学学报》编委
《Friction》青年编委
《中国表面工程》青年编委
《Deep Underground Science and Technology》青年编委
《润滑与密封》“矿山装备工业摩擦学” 专刊工作组成员
主持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1项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项目2项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2项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子课题1项
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2项
国内外企业委托项目10余项(覆盖露天矿挖掘机械、电梯、缆索、电力、船舶、新能源等)
获得成果:
出版学术专著2部,在国内外知名期刊发表论文100余篇,授权国内外发明专利50余件。主持校级教学研究项目5项,发表教学研究论文5篇,指导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2项。
获得教学与科技奖励:
2019年度江苏省优秀学术学位硕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
2021年度江苏省优秀学术学位硕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
2024年石油高等教育(研究生)教学成果奖二等奖,排名第1
2024年全国煤炭行业教学成果奖一等奖(高等教育类),排名第4
2020年全国煤炭行业教学成果奖成果类一等奖(高等教育类),排名第6
中国矿业大学2024年研究生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排名2
中国矿业大学教学成果奖二等奖,排名第3
中国矿业大学教学成果奖一等奖,排名第7
中国矿业大学教学竞赛二等奖2项
——————————————————————————————
2018年山西省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排名第7
2019年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奖一等奖,排名第9
2019年度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排名第2
2014年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排名第10
2011-2016年度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学会工作成果奖,排名第3
获得荣誉:
江苏省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江苏省双创计划“科技副总”
姑苏创新创业领军人才
枣庄市柔性引进人才
中国矿业大学“2021-2022年度优秀教师”(全校共5名)
中国矿业大学第九批校级青年学术带头人
中国矿业大学第九批校级优秀青年骨干教师
中国矿业大学2019-2020学年度百佳本科教学教师
中国矿业大学2016-2018年度优秀共产党员标兵
中国矿业大学2021-2023年度优秀党务工作者
中国矿业大学首批“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
2021年中国矿业大学促进就业先进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