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ersonal Information
Personal Information
E-Mail:
467279d3d877570b15382cb783035c41972d26612bd1caeb18500e74c9bca6dcff4b28e0cf4c7f3c9ba14cb9cd9d5c81fb2620c54b52fd2298426963775c51cbff0245a401346fd367fd947fe9292524a71a531ec5b33f319eac4b2ad0652aeab557e16c00c626286128168fc3cfe5b562addd765549d54b73fa2d01d84b2004School/Department:
矿业工程学院Business Address:
中国矿业大学矿业工程学院Contact Information:
15252016098Degree:
DoctorProfessional Title:
Associate professorAcademic Titles:
江苏省徐州市侨界青年联合会理事Other Post:
九州大学中国校友会理事Alma Mater:
日本九州大学- Supervisor of Master's Candidates
Teacher College:
School of Mines

Other Contact Information
ZipCode:5e964d2930e0b2721ec6f4385128b53ab624f63bdefb50b54eb40cf0a1689e742b2fc16bcdd8ea1606e745c90434e520032f3579767eb843c63abc5d3f04627812ff6fe34d0610de4c43deed3c407c7493327050f647f8ef836b78c92fdd003220dca844dd48136f327af7ba49dee213d39a8f4b2ae12cc123bda23e235d3b58
PostalAddress:4152ff4a2c26dbd7f90731f6d01f86b3d5abc4f9ffbcbb5db203be82abc799d91a0ede49d4f20ad8ac183a871541aeb41e126ba846f1eb22ccc2d7b64b15a6689ca98a43a8e888f6f55f4cdb58424755a6fe488028c2908caac069547f50b3dc95b41c406798b7b16f3197d11f42d836b28665fe23328f19a6e80637bd8f4aa5
Telephone:7a7b6ce77f4780af302d8068154aea92b825f0f730eaeafa73a0ed1fbc1872091add2fb40858a75abda397e1e1c6d1d4dd8781b323aed331d1dc8b31ee61975bb246469369062d435cb433aaeb433557da061c60633542453ea742d36700878bd10fa1843c740c80b74e370c9ecca17047d83536bdfa23652bf1c312d979fc55
Email:013668dfdedb1c20ca629bcbc95c6716a8ed150bce291be46b7e43e003e203f22a99c538e032db8af448976ec29a9688936e46d5d9fff499e5fd6115a89e9d633c33dda8f6d395e453c556ceda29275c78dcd91786c329e9095bcbdb586696dac61aeebdc0ed8acd27fd772402a8377c646914400601ee51855907eb68281b5e
Profile
钱德雨,男,1987年10月生,安徽省凤阳县人,博士,博士后,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全国应用型人才培养工程”创新创业导师,中国矿业大学创新创业导师。2016年3月毕业于日本国立九州大学工学府地球资源工程系(原地球资源与采矿工程系),获地球资源工程和环境系统工程双博士学位。2016年7月至今在中国矿业大学矿业工程学院工作。2019年1月晋升副教授。“智能掘进与岩层控制”团队骨干成员(负责人:张农教授),“地球资源与地下空间工程”(Underground Space X)课题组带头人。主要从事智能掘进与岩层控制、顶管推进工法、巷(隧)道围岩控制、涂层和注浆材料与技术、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煤巷智能高效快速掘进、岩巷TBM高效快速掘进、井下灾害救援通道智能化顶管快速构建、地下空间工程、软岩工程、地球资源与采矿工程等方面的教学科研工作。兼任国际岩石力学会、日本岩土工程学会、The Mining and Materials Processing Institute of Japan(MMIJ)、中国地质学会非开挖技术专业委员会(CSTT)、中国煤炭学会、中国市政工程协会综合管廊建设及地下空间利用专业委员会等学会会员;江苏省徐州市侨界青年联合会理事,徐州市侨联双创联络员,九州大学中国校友会理事。入选2019年江苏省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引进计划(双创计划)之世界名校创新类“双创博士”人才计划。荣获2020年度中国矿业大学“最受学生欢迎的教师”奖。
2008年6月毕业于安徽理工大学能源与安全学院,获采矿工程系工学学士学位,本科阶段智育成绩连续四年采矿工程专业第一名,并获安徽省品学兼优省级优秀毕业生荣誉称号。2011年6月毕业于中国矿业大学矿业工程学院,获采矿工程系工学硕士学位(导师:张农教授)。2011年9月至2012年9月为中国矿业大学矿业工程学院采矿工程系博士研究生(导师:张农教授)。2012年2月上海外国语大学教育部出国留学人员培训部英语高级班培训。2012年8月北京语言大学教育部出国留学人员培训部日语培训班结业。2012年10月获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国家奖学金资助,赴日本国立九州大学工学府地球资源工程系攻读博士学位(公派留学42个月)。国外第一导师是日本市政基础设施环境与资源研究中心主任、日本煤炭能源中心矿业技术委员会主席、日本煤炭产业科学馆馆长、世界著名采矿工程专家松井纪久男(Kikuo MATSUI)教授;第二导师是日本非开挖技术协会副会长、煤矿支护技术专家委员会委员岛田英树(Hideki SHIMADA)教授。2018年7月中国矿业大学矿业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出站(合作导师:张农教授)。2018年8月华中师范大学—中国矿业大学骨干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研修班结业。2019年1月清华大学—中国矿业大学青年教师师德师风教育和教学能力提升高级研修班结业。2019年8月厦门大学—中国矿业大学青年教师师德师风与教学能力提升高级研修班结业。2021年4月南京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能力提升研修班结业。2021年7月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中国矿业大学新聘研究生导师培训研修班结业。2021年7月山东大学承办的课程思政高质量推进高级研修班结业。2021年7月北京大学—中国矿业大学研究生导师综合素能提升研修班结业。
海外留学期间成绩优秀,2013年4月至2016年3月获得三学年度日本九州大学优秀博士生奖学金(150万JPY),2014年10月获得国际岩石力学学会奖学金。曾主持日本文部科学省全球卓越研究中心(GCOE)项目新炭素资源科学基金1项(Global Center of Excellence (GCOE) Program on Novel Carbon Resource Sciences launched by MEXT of Japan)和日本学术振兴会九州大学绿色亚洲全球战略博士研究生项目1项(Kyushu University Advanced Graduate Program in Global Strategy for Green Asia supported by Japan Society for the Promotion of Science (JSPS))。留学期间曾赴日本东京都、京都府、九州、冲绳及泰国曼谷等地的新日铁住金、株式会社藤仓、大金工业、日本电力J-Power(Coal Energy Application for Gas, Liquid & Electricity (EAGLE))、北九州次世代能源产业园、九州电力、火山地热太阳能风能LNG发电厂、TOTO公司、九州同步回旋加速器光学研究中心、玛希隆大学等世界500强企业和大学实习30余次。参加国际学术会议7次,主持国际会议分会场1次。指导九州大学地球资源工程系一名本科生、硕士生毕业(宫本佳典)。
本硕博以来800多天调研矿山企业,430余次深入施工和井下现场:東京イセキ開発工機株式会社(Iseki Polytech, Inc.),東京都辻堂南部矩形顶管施工工地,江苏苏州大断面矩形顶管下穿世界文化遗产京杭大运河工地,徐州轨道交通2号线地铁出入口顶管推进工程;安徽淮南和淮北(顾桥矿、顾北矿、潘二矿、朱集矿、谢桥矿、刘庄矿、新集二矿、祁南矿、青东矿、涡北矿等),新疆乌鲁木齐(大洪沟矿),山东新汶(华恒矿、孙村矿),山西长治、晋城和运城(潞安五阳矿、中煤里必矿、晋煤东大矿、乌金煤业),陕西郴州、长武县、铜川、延安和韩城(下沟矿、文家坡矿、孟村矿、胡家河矿、下石节矿、玉华矿、建新矿、下峪口矿),甘肃庆阳(刘园子矿)、内蒙古鄂尔多斯及湖北宜昌(江家墩磷矿)等矿区的井下现场从事矿压监测及科研攻关。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企业联合基金重点项目课题、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中国矿业大学青年科技基金项目、中国矿业大学人才引进资助项目等纵向课题6项;主持陕西煤业化工集团、中煤集团、山东能源集团、山西潞安环保能源等企业技术攻关与创新课题6项(675万CNY)。作为项目组主要成员参加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及青年项目)、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等纵向课题9项;作为研究骨干或现场负责人完成企业攻关课题20余项。以第一作者及合作者发表SCI/EI检索期刊和国际会议等中文/英文/日文论文60多篇,其中SCI收录30篇,EI收录15篇。授权发明专利9项,实用新型专利4项,软件著作权1项;申请发明专利5项。主编教材1部。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2020)。
热诚欢迎有志于从事智能掘进与岩层控制、涂层和注浆材料与技术、顶管推进工法、巷道围岩控制、软岩工程、地下空间工程、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煤巷智能高效快速掘进、岩巷TBM高效快速掘进、救援通道顶管智能化快速构建、采矿工程等研究领域或计划赴海外攻读博士学位的本科生、研究生加入本团队(智能掘进与岩层控制课题组、地球资源与地下空间工程课题组)。目前已成功推荐3名研究生获得CSC国家奖学金资助赴海外世界高水平大学公派留学攻读博士学位(均已学成归国找到理想工作)。
作为新世代的一名青年教师,愿与最新世代的研究生们一起共同成长,共同进步,共同开创一番新天地。
座右铭: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
Tel:15252016098 E-mail:qian@cumt.edu.cn;qiandeyu6217@163.com
主讲课程:《智能采矿导论》、《新能源与未来采矿》、《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采矿工程概论》、《矿业工程》、《采矿学》(留学生)、《矿业工程》学科专题讲座(留学生研究生)等。
Educational Experience
-
2012.10 to 2016.3
日本九州大学 | 地球资源工程 | Doctor | With Certificate of Graduation for Doctorate Study
-
2011.9 to 2012.9
中国矿业大学 | 采矿工程 | 无学位 | Doctoral students are in graduate school
-
2008.9 to 2011.6
中国矿业大学 | 采矿工程 | 硕士 | With Certificate of Graduation for Study as Master's Candidates
-
2004.9 to 2008.6
安徽理工大学 | 采矿工程 | 学士 | 本科毕业
Work Experience
-
2019.1 to Now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 | School of Mines | 在岗 | Associate Professor
-
2018.7 to 2018.12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 | School of Mines | Lecturer
-
2016.7 to 2018.7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 | School of Mines | Postdoctoral Research Fellow in Mining Engineering
Research Focus
Social Affiliations
-
兼任国际岩石力学会、日本岩土工程学会、The Mining and Materials Processing Institute of Japan(MMIJ)、中国地质学会非开挖技术专业委员会(CSTT)、中国煤炭学会、中国市政工程协会综合管廊建设及地下空间利用专业委员会等学会会员。江苏省徐州市侨界青年联合会理事;第5届九州大学中国校友会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