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效志Perry

副教授

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

电子邮箱:

所在单位:资源与地球科学学院

职务:地质系副主任

学历:博士研究生毕业

办公地点:中国矿业大学文昌校区煤层气开发实验室

在职信息:在岗

主要任职:自然资源部复杂构造区非常规天然气评价与开发重点实验室客座教授

其他任职:江苏省低碳技术学会理事、中国地质学会会员

教师博客

当前位置: 中文主页 >> 教师博客

探矿权范围内煤层气井产能评价、煤层气开发方案编制及经济性评价(原创)

发布时间:2025-08-04 点击次数:

(一)采矿权范围内主要目的煤储层开发特征再认识:以采矿权范围内已施工的煤层气勘探开发工程资料为基础,系统剖析主要目的煤储层的含气性、孔隙发育状况、渗透性、煤体结构及可压性等关键开发参数特征,将其与煤层气地质研究阶段的储层特征静态数据进行对比,综合形成对煤储层开发特征的新认知,进而揭示影响采矿权范围内煤层气井高产、稳产的关键地质因素及储层开发条件。

(二)采矿权范围内已施工煤层气排采井产能综合评价:综合采矿权范围内的煤层气富集条件、煤储层特征及已施工煤层气井的排采数据,从煤层气地质与工程一体化视角,分析煤层气井排采过程中气、水产出表现及关键控制因素,分阶段厘清储层压力、套压、产气量、产水量等排采管控参数变化的关联关系。基于储层数值模拟方法,预测当前压裂、排采工艺下煤层气井的长期产气效果,以此综合评价采矿权范围内已施工的煤层气直井、水平井的产气潜力。

(三)采矿权范围内煤层气开发技术模式与工艺的地质适配性分析:总结采矿权范围内已实施的煤层气勘探开发工程所采用的技术模式与工艺特点,结合矿权区内的煤层气富集与开发条件,综合评价以往所采用的开发技术模式与工艺的地质适配性。通过煤层气开发工程效果对比分析、储层数值模拟及产能预测等方法,从井网部署、井型优选、钻完井、储层改造、多井型排采工艺等方面,实现煤层气开发技术模式与工艺的精准匹配。

(四)以往编制的煤层气田开发方案合理性评价及优化:分析以往编制的煤层气田开发方案中涉及的资源地质依据、开发技术工艺、工程部署与产能预测等内容,评价现有方案在靶区圈定、层段优选、井网部署(包括分批及滚动部署方案、最优井间距)、井型选择(直井、水平井)、钻完井、储层改造(直井分层压裂、水平井分段压裂)、排采技术(直井合层排采、水平井单层排采)等方面设计的合理性。并结合矿权区内的煤层气富集与开发条件,对现有开发方案进行优化调整,包括靶区优选、井位与井身结构设计、钻完井工程、压裂与排采工程、总体部署与分步实施方案等。

(五)采矿权范围内煤层气开发可采储量预测:基于优化后的煤层气田开发方案,结合采矿权范围内已施工的煤层气排采井、开发井的前期排采表现,综合运用产气递减曲线法、储层数值模拟法、煤层气物质平衡法等,预测采矿权范围内设计施工的煤层气井的长期产气效果,计算煤层气井的累积产气量、井控范围内资源采收率随排采时间的变化,得出优化后开发方案下煤层气井的年产气量、累积产气量预测结果,进而依据开发工程部署及煤层气井产能预测结果,评价采矿权范围内的煤层气开发潜力。

(六)煤层气田开发项目经济性综合评价:基于优化后的煤层气田开发方案,动态估算历年煤层气勘探开发工程建设、煤层气井排采与集输的成本投入。依据煤层气开发井的长期产能预测结果,计算历年煤层气销售的经济产出。基于现金流量分析,采用动态投资回收期法、内部收益率法等,计算内部收益率及投资回收期等核心经济评价参数,以此综合评价煤层气田开发项目的经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