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燕

硕士生导师

所在单位:力学与土木工程学院

个人简介

个人简介

刘晓燕,女,山东潍坊人,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入选者(科协资助)、加拿大岩土工程学会R. M. Quigley Award奖获得者(排1,全球每年仅一项)、中国矿业大学优秀青年骨干教师。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江苏省首批卓博计划、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等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10余项。作为研究骨干参与国家杰出青年基金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等多项国家级重大科研项目。研究成果在岩土/地质工程领域知名期刊发表SCI论文20余篇、EI论文6篇,授权发明专利5项。荣获2023年安徽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2023年安徽省教学成果特等奖、2024年中国公路学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024年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2020年美国土木工程学会(ASCE)SmartBrief专题报道等多项荣誉奖励。现任ASTM-Geotechnical Testing Journal、ASCE-Journal of Materials in Civil Engineering、ASCE-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eomechanics等国际期刊特邀审稿人,WTC公路工程学部公路岩土工程学科公路勘察与地基处理技术委员会青年委员、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分会青年工作委员会通讯委员、中国科协科技人才奖励评审专家、《Journal of Marine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EI期刊)、《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北大核心期刊)、《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北大核心期刊)青年编委等。指导研究生/本科生在"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全国地下空间科普创意大赛等赛事获得国家级/省部级荣誉奖励10余次。

教育经历

2017/09–2021/09,东南大学,岩土工程,博士,导师:蔡国军 教授

2019/11–2020/11,University of Warwick (UK),联合培养博士,导师:耿雪玉 教授

2014/09–2017/07,长安大学,岩土工程,硕士,导师:周志军 教授

2010/09–2014/07,潍坊学院,土木工程,学士

科研与学术工作经历

2024/01-至今,中国矿业大学,力学与土木工程学院,副教授

2021/11-2023/12,中国矿业大学,力学与土木工程学院,助理研究员/博士后

主持或参加科研项目情况

[1] 2023-01-01至2026-12-31,主持第九届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科协资助)

[2] 2023-01-01至2025-12-31,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

[3] 2023-01-31至2024-12-31,主持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4] 2023-01-01至2025-12-31,主持江苏省首批卓越博士后计划

[5] 2022-10-01至2024-09-01,主持岩土及地下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同济大学)开放基金

[6] 2022-01-01至2023-12-31,主持建筑能效控制与评估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开放基金

[7] 2022-12-01至2024-12-31,主持安徽省智能地下探测技术研究院开放基金

[8] 2024-07-31至2027-06-30,主持中国矿业大学人才启动基金项目

[9] 2022-01-01至2024-12-31,主持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

[10]       2020-12-31至2023-01-31,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

[11]       2023-01-01至2027-12-31,参与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十篇代表性论文

[1] Liu Xiaoyan, Surya S. C. Congress, Cai Guojun*, Liu Lulu, Liu Songyu, Anand J. Puppala, Zhang Wenwei.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a method to predict the soil thermal conductivity u sing thermal piezocone penetration testing (T-CPTU). Canadian Geotechnical Journal, 2022, 59(4), 510-525.(国际著名三大岩土期刊之一)

[2] Liu Xiaoyan, Surya S. C. Congress, Cai Guojun*, Liu Lulu*, & Puppala, A. J. Evaluating the thermal performance of unsaturated bentonite-sand-graphite as buffer material for waste repository using an improved prediction model. Canadian Geotechnical Journal, 2022.(国际著名三大岩土期刊之一)

[3] Liu, Xiaoyan, Cai, Guojun*, Liu Lulu, Liu, Songyu, & Anand J. Puppala. Thermo-hydro-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bentonite-sand-graphite-polypropylene fiber mixtures as buffer materials for a high-level radioactive waste repositor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eat and Mass Transfer, 2019, 141, 981-994.(Top期刊)

[4] Liu, Xiaoyan, Congress, Surya S. C. Congress, Cai, Guojun*, Liu, Songyu.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soil mixtures treated with graphite and used as barrier fill material for high-level radio active waste repository. Acta Geotechnica, 2021, (16): 1487-1507.(Top期刊)

[5] Liu, Xiaoyan, Cai, Guojun*, Liu Luliu, Liu, Songyu, Duan, Weihong, Anand J. Puppala. Improved p-y Curve Models for Large Diameter and Super-long Cast-in-place Piles Using Piezocone Penetration Test Data. Computers and Geotechnics, 2020, 103911.(Top期刊)

[6] Liu, Xiaoyan, Cai, Guojun*, Surya S. C. Congress, Liu, Lulu. Thermo-mechanical analysis of fiber-bentonite-based mixtures as buffer material in an engineered nuclear barrier. ASCE-Journal of Materials in Civil Engineering, 2020, 33(2), 04020464.

[7] Liu, Xiaoyan, Cai, Guojun*, Surya S. C. Congress, Liu, Lulu, & Liu, Songyu. Investigation of Thermal Conductivity and Prediction Model of Mucky Silty Clay. ASCE-Journal of Materials in Civil Engineering, 2020, 32(8): 04020221.

[8] Liu, Xiaoyan, Cai, Guojun*, Liu, Lulu, & Zhou, Zhijun. Investigation of internal force of anti-slide pile on landslides considering the actual distribution of soil resistance acting on anti-slide piles. Natural Hazards, 2020, 1-24.

[9] 刘晓燕, 蔡国军*, 邹海峰, 李学鹏, 刘松玉. 基于CPTU数据融合技术的黏性土应力历史与强度特性评价研究[J]. 岩土工程学报, 2019, 41(7): 1270-1278.

[10]       蔡国军, 田宏亮, 刘路路, 刘晓燕*, 章荣军. 复杂环境下膨胀土工程特性演化特征研究进展 [J].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 2024, 32 (06): 1511-1537.

荣誉奖励

[1] 刘晓燕(R1),第八届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科协资助)

[2] 刘晓燕(R1),2023年加拿大岩土工程学会R. M. Quigley Award奖(全球每年仅一项)

[3] 刘路路(R6),2023年安徽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沿江滨海软弱土高精度原位测试成套技术研发与工程应用

[4] 刘晓燕(R3),2024年中国公路学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软土区改性余泥弃渣填筑路堤性能保障技术及应用

[5] 刘晓燕(R18),2024年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工程地质多源精准原位测试与智能分析关键技术及应用

[6] 刘晓燕(R14),2020年中国交通运输协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海洋软土高精度现场测试、评价与成套加固技术研发与工程应用

[7] 刘晓燕(R14),2023年安徽省教学成果特等奖

[8] 刘晓燕(R1),2020年美国土木工程学会(ASCE)SmartBrief专题报道奖

社会兼职

[1] 《Journal of Marine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EI期刊) 青年编委

[2] 《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北大核心期刊) 青年编委

[3]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北大核心期刊) 青年编委

[4] WTC公路工程学部公路岩土工程学科公路勘察与地基处理技术委员会 青年委员

[5]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分会青年工作委员会 通讯委员

[6] 中国科协科技人才奖励 评审专家

教育经历

[1] 2017.9-2021.8
东南大学 | 岩土工程 | 博士研究生毕业 | 工学博士学位
[2] 2010.9-2014.6
潍坊学院 | 土木工程 | 本科毕业 | 工学学士学位
[3] 2006.9-2010.6
康城中学 | 无 | 高中毕业 | 未知

工作经历

[1] 2021.11-至今
力学与土木工程学院 |
[2] 2021.11-至今
力学与土木工程学院 |

研究方向

暂无内容

团队成员

暂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