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siness Address:矿业学院B405-1
Contact Information:E-mail:5469@cumt.edu.cn
Administrative Position:系主任
张源
Associate professor
Click:
Degree:Doctor
Professional Title:Associate professor
School/Department:矿业工程学院
ZipCode:
PostalAddress:
Email:
张源,男,1985年8月生,安徽阜阳人,博士,副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新能源科学与工程系主任。2008年7月毕业于中国矿业大学采矿工程专业,2013年12月获中国矿业大学采矿工程专业博士学位并留校任教,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美国犹他大学访问学者,2024年6月至2025年6月任窑街煤电集团有限公司海石湾煤矿副矿长(挂职)。从事采矿工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等专业(学科)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主讲《新能源科学与工程导论》、《能源矿产概论》、《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等课程,主持校级教改项目3项,发表教学论文20余篇,主编教材3部,获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门,获校级教学成果特等奖2项、二等奖1项;校级毕业设计(论文)优秀指导教师,江苏省本科优秀毕业设计(论文)团队指导教师;指导省级及以上大创项目7项;指导学生获全国高等学校采矿专业实践作品大赛、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大赛等科技竞赛一、二、三等奖共6项;出版教材3部。
致力于矿山安全与环保领域的科学研究和技术推广,聚焦矿山地热与热害防治、煤系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技术研发。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企业联合攻关项目12项,参与完成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项目1项。针对深部矿井高温热害问题,提出了通过开发矿井地热来治理高温热害的技术思路,发明了高地温矿井煤-热共采方法,开发了矿井岩溶地热水非常规开采技术,为高温矿井节能减排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技术途径。围绕西部煤电一体化矿区煤系废弃物处理难题,研制了矿用粉煤灰功能性胶凝材料,开发了固废基泡沫混凝土井下封堵技术,构建了西部矿区坑口电厂固废就地资源化返井利用模式,实现了煤电联营企业灰渣井下处理与矿井灾害防治的一体化,取得了显著的安全、经济和环境效益;发明了超临界二氧化碳发泡混凝土方法,在实验室制备出了超临界二氧化碳泡沫混凝土,为煤电一体化矿区CO2井下封存利用提供了一种创新技术思路。
担任江苏省科技咨询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函评专家、全国研究生教育评估监测专家库专家、全国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抽检专家库专家、以及TAFM、CSTE、煤炭工程等10余家期刊的审稿专家,采矿与岩层控制工程学报青年编委。获省部级科技奖励7项,发表SCI/EI收录论文3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7项,出版专著2部。获煤炭青年科技奖。
主要研究方向:(1)岩体力学与岩层控制;(2)矿山地热与热害防治;(3)矿山安全与环境保护
E-mail:5469@cumt.edu.cn
- 2013.12 -- 2020.10中国矿业大学 , 矿业工程学院
- 2020.10 -- 2024.9中国矿业大学 , 矿业工程学院 , 副系主任
- 2024.9 -- Now中国矿业大学 , 矿业工程学院 , 系主任 , 副教授
- 2024.7 -- Now窑街煤电集团有限公司 , 海石湾煤矿 , 副矿长(挂职)
No content
Address:No1,Daxue Road,Xuzhou,Jiangsu,221116,P.R.China Email: master@cumt.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 by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