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新建

教授

教授 博士生导师

所在单位:安全工程学院

主要任职:中国矿业大学职业健康研究院,院长

其他任职:江苏省粉尘治理与职业防护工程研究中心,主任

通讯/办公地址:

邮箱:

个人简介

何新建,1982年10月生,教授、博导,现任中国矿业大学职业健康研究院院长、江苏省粉尘治理与职业防护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重大人才工程(青年项目)入选者(2021),江苏省重大人才工程入选者(2020),徐州市第十七届人大代表、人大法制委员会委员。曾任美国西弗吉尼亚大学(West Virginia University)副教授、博导,2014、2016和2017年获得美国工业卫生协会颁发的John M. White Award(国家级行业最高奖,授予最佳呼吸防护学术研究)。主持美国国家职业健康研究基金(累计超100万美元)、中国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重大人才工程(青年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在Chem. Eng. J., J. Hazard. Mater., ACS Sustainable & Chem. Eng., Sep. Purif. Technol. 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0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30余件,受邀参加国际会议学术报告与特邀报告30余次。旅美学习、工作13年后,2020年归国全职加入中国矿业大学。

研究方向

1. “职业健康智能监测”:秉持“基础研究引领—关键技术突破—装备系统集成—典型场景示范”的路径,开发适用于复杂工矿环境的生命体征与环境参数传感芯片及器件,研发适配我国能源行业生产作业与应急救援现场需要的“智能个体防护装备”,以实现作业人员噪声有效衰减、呼吸性粉尘与毒害气体的彻底阻隔。

2.“个体防护关键材料”: 聚焦空气净化关键材料,以“长效呼吸防护—实时健康监测—智能疾病诊断”多功能一体化的高电活性微/纳纤维为核心,通过调控纤维形态结构提升其电活性与原位驻极性能,结合电荷再生补偿机制与机器学习算法,研发环境友好、高效低阻的新一代纤维过滤材料。

3.“职业危害暴露控制”: 针对当前职业健康治理能力存在的短板,重点聚焦工业环境中的物理性、化学性及生物性职业暴露因素,通过融合理学、工程学与医学等多学科交叉方法,系统开展职业危害形成机制与职业病防控的关键基础理论研究及核心技术研发,提升职业健康风险精准防控能力。

国内学术机构任职

全国个体防护装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呼吸防护装备分技术委员会,专家(2025至今)

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职业卫生工程专委会,副主任委员(2025至今)

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噪声与振动控制专委会,副主任委员(2024至今)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青年编委会,副主任(2025至今)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特聘专家(2022至今)

江苏省职业安全健康协会,首席专家(2023至今)

徐州市侨联青年委员会,常务副会长(2025至今)

国际学术机构任职

美国注册安全专家CSPCertified Safety Professional,,编号397742021至今)

美国注册工业卫生师CIHCertified Industrial Hygienist,,编号120172019至今)

国际呼吸防护期刊JISRP,副主编(2014至今)

美国职业卫生学会呼吸防护委员会,主席(2020-2021

美国国家职业安全健康研究院(NIOSH),客座研究员(2016-2019

美国西弗吉尼亚大学职业卫生工程研究生项目,主任 2018-2020

国际呼吸防护协会(ISRP)、美国气溶胶研究学会(AAAR)、美国工业卫生协会(AIHA)、美国安全工程师协会(ASSE)、美国工程教育协会(ASEE)等国际组织,会员

主持科研项目(中国)

1. “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典型有限空间毒害气体精准监测与防控关键技术及装备研发(编号:2024YFC3015000;时间:2025/1-2027/12,经费:2600 万,角色:主持)

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基于功能性纳米纤维的矿用自吸过滤呼吸防护基础研究,(编号:52174222;时间:2022/01–2025/12;经费:75.4万;角色:主持)

3. 企业重大横向,北京新风航天装备有限公司,煤矿粉尘防护装备专用测试设备研发及防护理论关键技术研究,(编号:2024220315;时间:2024/08-2025/08;经费:817 ;角色:主持)

4. 中国矿业大学,越崎学者海外高层次人才科研启动经费,(时间:2020/05–2025/05;经费:200万;角色:主持)

主持科研项目(美国)

1. 美国疾控中心/美国国家职业安全健康科研项目(编号:75D30119P05182;时间:09/2019–08/2022;金额:$149,997;角色:主持):“Evaluation of New Generation Powered Air-Purifying Respirators (PAPRs) Used in Healthcare Settings”

2. 美国疾控中心/美国国家职业安全健康Appalachian职业安全与健康培训项目(编号:5T03OH008431-14;时间:07/2018–06/2020;总金额:$783,590; 承担金额:$183,404;角色:主持)

3. 美国疾控中心/美国国家职业安全健康科研项目(编号:75D30118P01748;时间:08/2018–08/2020;金额:$149,998;角色:主持):“Effect of the Air Exhaled from a PAPR Wearer on the Sterile Fields in Operating Rooms”

4. 美国疾控中心/美国国家职业安全健康科研项目(编号:75D30118P02532;时间:09/2018–08/2019;金额:$99,999;角色:主持):“A Pilot Study of Respiratory Flow Characteristics of Healthcare Workers Using a Portable Flow Recording Device”

5. 美国疾控中心/美国国家职业安全健康科研项目(编号:200-2017-M-93679;时间:07/2017–07/2019;金额:$150,000;角色:主持):“Assessing user discomfort, acceptability and perceived protective efficiency of PAPRs in healthcare work settings”

6. 美国疾控中心/美国国家职业安全健康科研项目(编号:200-2015-M-62385, 200-2016-M-91027;时间:07/2015–08/2017;金额:$149,948;角色:主持):“Characterizing Worker Breathing Flow in Healthcare Environment”      

联系方式

        Email: xinjian.he@cumt.edu.cn

        WeChat: h3042160136

       Personal Website: https://faculty.cumt.edu.cn/HXJ1/zh_CN/index.htm

       Research Team Website: https://rioh.cumt.edu.cn/

教育经历

[1] 2010.9-2013.8
University of Cincinnati(美国) | 环境与职业健康 | 博士
[2] 2007.9-2010.8
West Virginia University(美国) | 工业卫生 | 硕士
[3] 2000.9-2004.8
中国矿业大学 | 安全工程 | 学士

工作经历

[1] 2020.5-至今
安全学院 |
[2] 2020.5-至今
中国矿业大学 | 安全工程学院,教授、博导 
[3] 2014.8-2020.5
West Virginia University(美国) | 矿产资源与工程学院,助理教授、副教授、博导 

社会兼职

[1] 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职业卫生工程专委会,副主任委员(2025至今)
[2] 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噪声与振动控制专委会,副主任委员(2024至今)
[3] 美国职业卫生学会呼吸防护委员会,主席(2020-2021)

团队成员

团队名称:中国矿业大学职业健康研究院

团队介绍:

        中国矿业大学职业健康研究院是由学校批准成立的校级科研平台,研究院瞄准“健康中国”重大需求,依托安全科学与工程“双一流”优势学科群,致力于打造“职业健康+行业特色应用”的科研创新与成果转化平台。    
         研究院汇聚了来自美国国家职业健康研究院、辛辛那提大学、瑞典皇家理工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中国矿业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院校从事职业安全健康的20余名研究骨干。以周福宝教授为学术带头人,研究院现有国家级青年人才2名、江苏特聘教授3名。通过理、工、医等多学科交叉融合,开展职业危害与职业病防控关键基础理论和核心技术的研究,形成了精准检测、源头治理、传播阻隔、个体防护等特色研究方向。
         职业健康研究院与泉山区人民政府共建了“职业健康产业孵化基地”,与北京新风装备有限公司共建了“安全与防护装备研究室”,与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国家卫生健康委职业安全卫生研究中心、国家能源集团、中煤科工集团、中国安全科学研究院、美国职业安全健康研究院、辛辛那提大学、犹他大学、东北大学等国内外研究机构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