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效志Perry

副教授

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

电子邮箱:

所在单位:资源与地球科学学院

职务:地质系教学副主任

学历:博士研究生毕业

办公地点:中国矿业大学文昌校区煤层气开发实验室

在职信息:在岗

主要任职:江苏省低碳技术学会理事

其他任职:中国地质学会会员

邮编:

通讯/办公地址:

移动电话:

邮箱:

个人简介

    周效志,男,博士,1982年1月生,山东青州人。中国矿业大学资源与地球科学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地质系副主任。江苏省低碳技术学会理事,中国地质学会会员。主要研究方向为:煤层气地质与开发工程、CO2地质封存、CO2-ECBM;矿山环境地质。在《Energy & Fuels《Journal of Petroleum Science and Engineering》、《‌Frontiers in Earth Science》、《中国矿业大学学报》、《天然气工业》、《煤炭学报》国内外期刊发表学术90余篇,其中SCI、EI收录22篇,领跑者F5000入选1篇(2021年),2024中国知网高被引学者TOP5%;申请国家发明专利72项、实用新型专利15项,目前已授权国家发明专利50项、实用新型专利15项;获贵州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煤炭工业协会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贵州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中国自动化学会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中国地质学会地质类工程专业优秀本科毕业设计指导教师

    2009年毕业于中国矿业大学资源与地球科学学院,获地球化学理学博士学位。2009年6月,于中国矿业大学资源与地球科学学院任教,讲师;2012年12月,晋升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14年8月-2015年8月,于贵州省煤层气页岩气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挂职副主任;2019年3月至今,任地质系副主任。主讲课程《煤矿地质学》、《煤层气与瓦斯地质》、《非常规能源勘探开发技术》、《矿山地质环境与治理》,已培养硕士研究生22人。

    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煤储层贾敏效应形成与排采控制机理研究”,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子课题“构造煤原位煤层气水平井洞穴卸压开发模拟试验系统”,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研究专题“CO2驱煤层气注采工艺技术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课题二“煤系岩石力学地层地质表征、格架构建、成因机制与发育地质模式”、国土资源部油气资源调查项目“黔西川南煤层气富集高产因素及开发前景”、“其他地区煤层气地质、资源评价及综合研究”,江苏省煤基温室气体减排与资源化利用重点实验室省创新能力建设专项资金课题“江苏省CO2地质封存与新一代地热发电组合(CO2-NGP)选址技术”,贵州省重大协同创新计划项目专题任务“煤层气(煤矿瓦斯)井上下联合抽采关键技术与工程试验”,贵州省地勘基金项目课题“贵州省煤层气勘查开发战略研究”、“多产层高效合层排采管控技术研究”、“大丛1井组合层排采管控技术研究”,生产单位技术服务类项目“鸡西矿区煤层气资源评价”、“贵州省六枝矿区\响水矿瓦斯抽采地质与工程设计”、“黔西南地区页岩气资源调查评价”、“安徽省阜阳市刘庄深部勘查区煤炭勘探煤层气勘查工作工程技术服务”等15项,参与“煤层气-煤型气叠合型气藏成藏机理与地质预测方法研究”、“贵州省煤层气地面抽采关键技术研究及工程示范”、“深部煤层CO2地质存储与CH4强化开采的有效性理论研究”“贵州盘江矿区松河矿瓦斯(煤层气)地面丛式井抽采示范工程”等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20余项。

    主要学术贡献:①揭示了复杂构造区煤储层微构造影响下了水力压裂裂缝扩展规律,阐明了压裂施工压力、排采流体产出及产出流体地球化学对煤储层微构造的响应,为复杂构造区煤层气开发布井与差异性量化排采管控提供了依据;②查明了合层开发煤层气井上部产层暴露的储层伤害机理,优化了煤层群发育区合层-递进排采作业制度;③建立了重复荷载下含水煤样液测、气测渗透率应力敏感性模型,提出了弱含水煤层煤层气开发压裂施工及排采应对措施;④查明了贵州典型煤层气高产区块煤层气井高产、丛式井组内井间产能差异的地质与工程协同控制作用;⑤阐明了煤层气生产井组中注CO2驱煤层气过程中CO2吸附、运移与驱替CH4增产的时空尺度效应,形成了CO2-ECBM高效注采与CO2高效地质封存工艺。


教育经历

[1] 2004.9-2009.6
中国矿业大学 | 地球化学 | 研究生(博士)毕业 | 博士学位
[2] 2000.9-2004.7
中国矿业大学 |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 | 本科毕业 | 学士
[3] 1997.9-2000.7
山东青州一中 | 高中毕业

工作经历

[1] 2009.6-至今
资源与地球科学学院 | 煤层气开发技术研究所 

社会兼职

[1]2017.4-至今
中国地质学会会员
[2]2019.6-至今
江苏省低碳技术学会理事

团队成员

团队名称:地质新能源与地质环境研究团队

团队介绍:

团队研究领域为煤层气地质学、煤层气开发地质与开发工程,进一步拓展为煤系为主的非常规天然气高效勘探开发、二氧化碳地质存储与煤矿温室气体减排、地热高效勘探开发利用、矿区地质环境保护与修复领域。研究团队(固定成员和长期合作人员)现有教授(博士)7人,其中博士生导师4人;副教授、副研究员(博士)8人;讲师(博士)2人;在站博士后1人;博士研究生15人,硕士研究生25人;省部级人才6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