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尔穆罕默德Mohamed Nour

副教授*

副教授*

电子邮箱:

所在单位:低碳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职务:B206-1

办公地点:南湖校区计算机楼B206-1

主要任职:Associate Professor

邮箱:

个人简介

Mohamed Nour,1988年出生于埃及亚历山大港,低碳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碳中和燃料的喷雾和燃烧以及废物能源化技术。


关键词:碳中和燃料,热化学转化,喷雾,燃烧,汽油直喷发动机,柴油发动机。


引言:Nour博士副教授,拥有超过12年的实验室经验和3年在中国、埃及和日本的四所大学中的多元文化环境下的教学经验。他的学术生涯包括在上海交通大学、东京工业大学、埃及-日本科学技术大学和本哈大学任职。截至2024年11月,他已经发表了超过42篇论文,根据Google Scholar的数据,他的h指数为22,i10指数为28,总引用次数为1418次。Nour博士已经从NSFC(中国)、中国博士后基金会和STDF(埃及)获得了作为主要研究者和参与者的资金。他的主要研究兴趣包括可持续能源转换技术,重点是清洁利用传统资源和脱碳。他采用实验技术来研究先进的燃烧系统和替代电子燃料, 旨在开发实现净零排放和高热效率的创新能源系统和技术。

        

谷歌学术引文(2024-11-26):

        1.png

 教育背景

      • 2013年9月至2017年7月,埃及-日本科学技术大学(E-JUST),能源资源工程系,博士。

      • 2015年9月至2016年6月,东京工业大学系统与控制工程系,KOSAKA-SATO实验室,非学位。

      • 2011年9月至2013年9月,埃及日本科学技术大学(E-JUST),能源资源工程系,硕士。

      • 2005年9月至2010年6月,本哈大学,本哈工程学院,机械工程系,工学学士。


工作经验

      • 2024年10月至今,中矿业大学低碳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副教授,徐州,中国。

      • 2024年1月至2024年10月,副教授,机械工程系,本哈工程学院,本哈大学,本哈,埃及。

      • 2019年8月至2023年12月,博士后研究员,上海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上海,中国。

      • 2017年7月至2019年8月,埃及本哈大学工程学院机械工程系助理教授,本哈,埃及。

      • 2015年9月至2016年5月,访问青年研究员,KOSAKA-SATO实验室,先进热流体动力学实验室,东京工业大学,东京,日本。

      • 2014年3月至2017年7月,助理讲师,机械工程系,本哈工程学院,本哈大学,本哈,埃及。

      • 2011年3月至2014年3月,教学助理(全职),机械工程系,本哈工程学院,本哈大学,本哈,埃及。

      • 2010年6月至2011年3月,机械工程系教学助理(兼职),本哈工程学院,本哈大学,本哈,埃及。


出版物选编

      1- Ahmed Maged, Mohamed Nour, “Prediction of combustion pressure with deep learning using flame images”, Fuel, Volume 380, 2025, 133203, ISSN            0016-2361, DOI: https://doi.org/10.1016/j.fuel.2024.133203.

      2- Weixuan Zhang, Mingli Cui, Bowei Yao, Mohamed Nour*, Xuesong Li, Min Xu, Investigat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utanol molecular structure and combustion performance in an optical SIDI engine, Energy Conversion and Management: X, Volume 20 (2023) 100455, DOI:                      https://doi.org/10.1016/j.ecmx.2023.100455.      

      3- Mohamed Nour, David LS Hung*, Xuesong Li, Min Xu, "Spray cyclic variations of multicomponent fuels under subcooled, transitional, and superheated        conditions." Fuel 327 (2022): 125139., DOI: 10.1016/j.fuel.2022.125139.

      4- Mohamed Nour*, Sameh Nada, Xuesong Li, “Experimental study on the combustion performance of a stationary CIDI engine fueled with 1-heptanol-       diesel mixtures”, Fuel 312 (2022): 122902, DOI: 10.1016/j.fuel.2021.122902.

      5- Mohamed Nour*, Zhe Sun, Ahmed I. El-Seesy, and Xuesong Li, “Experimental evaluation of the performance and emissions of a direct-injection compression-ignition engine fueled with n-hexanol–diesel blends”, Fuel 302 (2021): 121144, DOI: 10.1016/j.fuel.2021.121144.

      6- Ahmed I. EL-Seesy*, Mohamed Nour*, Hamdy Hassan, Ashraf Elfasakhany, Zhixia He, and M. A. Mujtaba, “Diesel-oxygenated fuels ternary blends with nano additives in compression ignition engine: A step towards cleaner combustion and green environment” Case Studies in Thermal Engineering 25 (2021): 100911, DOI: 10.1016/j.csite.2021.100911.

      7- Mohamed Nour, Zhe Sun, Mingli Cui, Shangze Yang, David Hung, Xuesong Li*, Min Xu, “Effect of flash boiling injection on combustion and PN emissions of DISI optical engine fueled with butanol isomers/TPRF blends”, Proceedings of the Combustion Institute, Volume 38, Issue 4, 2021, Pages 5923-5931, DOI: 10.1016/j.proci.2020.10.006.

      8- Mohamed Nour*, Ahmed I Elseesy, Ali Attia, Xuesong Li, Sameh A. Nada, “Adding n-butanol, n-heptanol, and n-octanol to improve vaporization, combustion, and emission characteristics of diesel/used frying oil biodiesel blends in DICI engine”, Environmental Progress & Sustainable Energy. 2020;e13549, DOI: 10.1002/ep.13549.

      9- Xuesong Li, Zhe Sun, Shangze Yang, Hongyu Wang, Mohamed Nour*, “Flash boiling combustion of isomeric butanol and gasoline surrogate blends using constant volume spray chamber and GDI optical engine”, Fuel, Volume 286, Part 1, 2021, 119328, DOI: 10.1016/j.fuel.2020.119328.

      10- Mohamed Nour*, Mahmoud Amer, Ahmed Elwardany, Ali Attia, Xuesong Li, and Sameh Nada, “Pyrolysis, kinetics, and structural analyses of agricultural residues in Egypt: For future assessment of their energy potential”, Cleaner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2 (2021): 100080, DOI: 10.1016/j.clet.2021.100080.

      11- Zhe Sun, Mingli Cui, Mohamed Nour, Xuesong Li*, David Hung, Min Xu, “Differences in pool-fire induced soot production between subcooled spray and flash boiling spray in a DISI engine”, Fuel, 2020, 119453, DOI: 10.1016/j.fuel.2020.119453.

      12- Zhe Sun, Mingli Cui, Mohamed Nour, Xuesong Li, David Hung, Min Xu*, “Study of flash boiling combustion with different fuel injection timings in an optical engine using digital image processing diagnostics”, Fuel, Volume 284, 2021, 119078, DOI: 10.1016/j.fuel.2020.119078.

      13- Mohamed Nour*, Ali. M.A Attia, Sameh Nada, “Improvement of CI engine combustion and performance running on ternary blends of higher alcohol (Pentanol and Octanol)/hydrous ethanol/diesel”, Fuel, Vol 251, September 2019, pp. 10-22, DOI: 10.1016/j.fuel.2019.04.026.

      14- Mohamed Nour, Ali. M.A Attia, Sameh Nada*, “Combustion, performance and emission analysis of diesel engine fuelled by higher alcohols (butanol, octanol and heptanol)/diesel blends”, Energy Conversion and Management, Vol 185, April 2019, pp. 313-329, DOI: 10.1016/j.enconman.2019.01.105.

      15- Mohamed Nour*, Ahmed I. El-Seesy, Ali K. Abdel-Rahman, and Mahmoud Bady, “Influence of adding aluminum oxide nanoparticles to diesterol blends on the combustion and exhaust emission characteristics of a diesel engine”, Experimental Thermal and Fluid Science, Vol 98, pp.634-644, November 2018, DOI: 10.1016/j.expthermflusci.2018.07.009.

      16- Mohamed Nour*, Hidenori Kosaka, Susumu Sato, Mahmoud Bady and Ali K. Abdel-Rahman, Kenta Uchida, “Effect of ethanol/water blends addition on diesel fuel combustion in RCM and DI diesel engine”, Energy Conversion and Management, vol.149, pp.228-243, July 2017, DOI: 10.1016/j.enconman.2017.07.026.

      17- Mohamed Nour*, Hidenori Kosaka, Mahmoud Bady, Susumu Sato and Ali K. Abdel-Rahman, “Combustion and emission characteristics of DI diesel engine fuelled by ethanol injected into the exhaust manifold”, Fuel Processing Technology, vol.164, pp.33-50; 18 pages, April 2017, DOI: 10.1016/j.fuproc.2017.04.018.

 

项目与基金    

            作为PI

      • 2022-01-01至2023-12-31,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NSFC),国际外国研究科学家(RFIS-I),对高闪点醇燃料的过热雾化和燃烧机制的研究,基金金额:40万元

      • 2022-01-01至2023-12-31,上海交通大学青年外国人才计划,资助金额:30万元

      • 2019-09至2021-09,博士后国际交流计划,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资助金额:60万元。

      • 2017年9月1日至2019年5月31日,埃及科技发展基金(STDF),能力建设基金,基金金额:5,000,000 EGP。

      • 2019-01-01至2019-05-31,支持卓越管理,埃及高等教育部,资金金额:40,000 EGP。


            作为参与者

      • 2023-01-01至2026-12-31,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SFC),一般项目,研究闪蒸喷雾膜泡破裂的初始机制,资金金额:54万元


传记

      Mohamed Nour,低碳能源和动力工程副教授,深入研究喷雾和燃烧技术的研究与教育。他的工作对于理解碳中和燃料在能源系统中的实际应用以及其喷雾和燃烧机制有着重大贡献。Nour的学术生涯始于本哈大学机械工程学士学位,他在那里建立了坚实的替代燃料、燃烧、柴油发动机和数据分析基础。他对碳中和燃料和燃烧技术的早期兴趣促使他在埃及日本科学技术大学攻读能源资源工程硕士和博士学位。在他的硕士学习期间,他研究了使用替代生物柴油操作的涡喷发动机的性能。在他的博士研究中,Nour专门研究通过水喷射控制柴油发动机排放,以及在柴油发动机中使用含水乙醇和无水乙醇作为替代燃料。他使用了RCEM和带有光学窗口的柴油发动机,以及各种高速相机和激光诊断技术。他提出、操纵并测试了一种名为排气歧管喷射的新型燃料喷射策略,旨在实现以酒精为燃料的柴油发动机的双重燃料操作。在他的博士研究期间(2015-2016),Nour博士被任命东京工业大学访问青年研究员,他在KOSAKA-SATO实验室进行了大部分的博士研究。

      博士毕业后,他获得了本哈大学机械工程系助理教授的终身职位。在那里,他建立了“生物燃料高级测试实验室”,该实验室由埃及STDF资助500万EGP。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柴油发动机中高醇的燃烧以及农业废弃物的热化学转化以产生合成气来操作燃烧器和小SI发动机。两年后,他加入了上海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担任闵旭教授工作组的博士后研究员。他从NSFC和中国博士后基金会获得了几项资助。他的博士后研究集中在了解GDI发动机中碳中和燃料的喷雾和燃烧机制。2024年1月1日,他被任命为本哈工程学院副教授。随后,在2024年10月21日,他被任命为低碳能源与电力工程学院副教授。

      Nour博士拥有超过13年的研究经验,通过在包括埃及、日本和中国在内的各个国家进行全面研究而积累。他的广泛出版记录证明了他的专业知识,他在著名的SCI期刊上发表了43篇同行评审的文章。这些包括燃烧学会会议记录,能源转换与管理,燃料,能源,燃料加工技术,能源和燃料,生物资源技术,实验热力学和流体科学,环境进步和可持续能源,生物质转化和生物炼制,以及绿色能源杂志。此外,他还积极为许多国际会议做出了贡献,如ILASS-ASIA,SAE WCX,ASME-POWER和ASME ICEF。除了他的出版物和会议演讲外,Nour博士还曾担任过他所在领域的25个以上期刊的同行评审员。他已经为包括应用能源,能源转换和管理,燃烧学会会议记录,能源,燃料,全环境科学,清洁生产杂志,红外物理和技术,国际能源研究杂志和生物能源研究等著名期刊审查了200多篇文章。

      他成功地在埃及和中国获得了多项研究资助。作为由埃及高等教育部STDF资助的500万EGP能力建设项目的主要研究者(PI),他建立了一个新的环境和生物燃料高级测试实验室,于2019年6月完成了该项目。他还领导了一个NSFC RFIS I项目作为主要PI,探索高闪点醇类燃料的过热雾化和燃烧机制。同时,他参与了另一个关注闪蒸喷雾膜泡破裂初始机制的项目。这两个项目的总资金近一百万人民币,使他能够研究过热喷雾如何显著增强内燃机清洁高效燃烧潜力的基本机制。除了这些项目,他还从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和上海交通大学青年外国人才计划获得了资助。他的工作对于推进生物燃料生产和特性以及新引擎技术的学术和工业研究至关重要。根据谷歌学术统计,他的研究影响力体现在他的h指数为22,i10指数为28,引用次数为1418次。


教育经历

[1] 2013.9-2017.7
埃及-日本科技大学 | 能源资源工程 | 研究生(博士)毕业 | 博士学位
[2] 2011.9-2013.9
埃及-日本科技大学 | 能源资源工程 | 硕士研究生毕业 | 硕士
[3] 2005.9-2010.7
本哈大学 | 机械工程 | 学士 | 学士

工作经历

[1] 2024.10-至今
中国矿业大学 | 低碳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2] 2024.1-2024.10
本哈工程学院,本哈大学 | 机械工程系 
[3] 2019.8-2023.12
上海交通大学 | 机械工程学院 

研究方向

团队成员

暂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