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延锋

Professor  
Supervisor of Doctorate Candidates  
Supervisor of Master's Candidates

E-Mail:

School/Department:化工学院

Education Level:With Certificate of Graduation for Doctorate Study

Business Address:中国矿业大学南湖校区化工学院

Gender:Male

Degree:Doctor

Alma Mater:中国矿业大学

Honors and Titles:

2013-06-24   稀缺煤种中煤深度破碎再选研究,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科技成果奖证书,三等奖

2007-07-01   基于水质调整的难沉降煤泥水绿色澄清及控制技术,国家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2009-07-01   选煤厂粗煤泥分选关键技术与装备,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中国煤炭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2009-07-01   新型粗煤泥液固流化床粗煤泥分选研制,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2013-07-01   机制砂石细粉高效回收与废水循环利用工艺技术研究与应用,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中国硅酸盐协会,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

2013-07-01   全重介选煤厂超低介耗控制关键技术研究,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科学技术,三等奖

2013-07-01   粗煤泥分选工艺与高灰细泥控制研究,国家能源局,国家能源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2014-07-01   高煤泥含量煤炭洗选工艺与关键技术研究,河南省人民政府,河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

2016-07-01   低成本动力煤洗选关键技术开发与应用,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2018-07-01   城郊选煤厂节能降耗技术研究与应用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


Paper Publications

Reflux Classifier分离细颗粒的技术发展与应用前景

Hits:

Journal:有色金属(选矿部分)

Key Words:Reflux Classifier;细粒回收;重力分选;颗粒运动

Abstract:矿石综采技术带来诸多便利的同时,也导致了矿石中细颗粒比例增多.细颗粒分离成为了国内外矿物加工领域面临的难题.由于细颗粒质量小、比表面积大、表面能高、容易团聚,进而难以有效分离.本世纪初,由澳大利亚学者Galvin所研制的Reflux Classifier(回流分级机,简称RC)作为一种新型重力分选设备进入到矿物加工设备行列.该设备由液固流化床与倾斜通道组成,分为垂直段与倾斜段,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廉和高效节能等优点.据研究,RC因其特殊的结构与工作机理可以有效解决细颗粒分离问题.本文首先归纳了国内外有关RC的理论研究,详细描述了RC倾斜段中颗粒在流体中的运动状态,阐明了倾斜通道内颗粒运动与流体流动特性之间的关系,简要分析了颗粒性质与流体之间的力与速度关系.此外,本文对目前现有RC的水速预测模型(经典动力学模型、经验模型、弱化粒度模型、平衡模型)进行了总结,并综合分析了各模型的适用范围.结合试验案例,介绍了RC在煤炭、黑金属、砂石骨料等领域的应用现状,举例分析不同试验条件下RC对细颗粒回收的分离情况.最后结合我国资源现状与现代设备发展趋势,提出如何深入优化RC分选理论模型、拓展更广阔的应用领域是国内外学者的长期研究目标,并展望RC在工业范围内的全面推广。

Indexed by:Journal paper

Discipline:Engineering

Issue:2024 年第 1 期

Page Number:106-115

Translation or Not:no

Date of Publication:2024-01-15

Profile

李延锋教授

李延锋,中国矿业大学化工学院,三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中国矿业大学创新人才,中国矿业大学英才计划。主要从事煤炭分选与提质、粗煤泥及细颗粒分选分级研究,是我国最早提出粒度介于重选和浮选有效分选粒度附近的粗煤泥分选效果差的科研人员,是我国粗煤泥分选研究的开拓者。

二十多年来致力于选矿理论和工程实践的研究和开发,首次将传统的“重介+浮选”或“跳汰+浮选”两段选煤工艺拓展为增加粗煤泥的三段选煤工艺,已成为目前选煤设计和改造的主流工艺。他开发的液固流化床粗煤泥分选(TBS)已在国内多家选煤厂得到广泛应用,尤其是近年新开发的三产品粗煤泥分选机和新工艺,实现两个分选密度的粗煤泥高精度分选,已在选煤厂得到工业应用,且效果显著,未来有可能成为我国选煤工艺设计的主流工艺。迄今为止,完成四十多座选煤厂设计改造、总承包、选煤厂技术诊断等工作。在选矿方面,先后设计和改造包括钼(硫化和氧化)、铜(硫化和氧化)、钨、铁(赤铁矿和磁铁矿)、铝土矿、金矿、铅锌矿、萤石和粉煤灰等选矿厂二十多座。

李延锋教授近年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和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项目1项,此外主持完成包括国际和国内科研项目60多项,获省、部级以上奖励10多项,获得国家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各5项,新申请2项。发表论文80多篇,被SCI收录30余篇,被聘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教育部博士点评审专家、《Power technology》和《Minerals Engineerring》评审专家、《煤炭学报》评审专家、神华集团项目评审专家等。教学科研成果获得包括中国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煤炭工业协会二等奖、江苏省教学成果一等奖等在内的多项省部级奖励,主编教材4部,参编教材2部。

李延锋教授已培养研究生30多名,其中博士3名.指导研究生获国家奖学金6名,一等奖学金12名。指导本科生获省优秀毕业设计2人,校优秀毕业设计10名。


Scan Code to Visit My Home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