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
刘满芝,女,1978.07,汉族,江苏徐州人,副教授、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
现任江苏省能源经济管理研究基地副主任,江苏省国际能源政策研究中心(江苏高校国际问题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矿业大学大数据营销与绿色创新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会员。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环境能源技术部访问学者。中国“双法”研究会能源经济与管理研究分会理事会理事,中国高等院校市场学研究会理事,《煤炭经济研究》青年专家委员会委员。主要从事绿色低碳消费行为、绿色物流供应链、能源资源环境经济管理与政策、大数据与人工智能营销、ESG与创新绩效等方面的科学研究。
主持或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子课题1项,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中国博士后基金、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软科学等省部级项目5项,主持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项目1项,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国家级项目5项、主持和参与企业委托项目多项,参与编制多项政府及企业“十四五”规划。获中国质量协会质量技术一等奖、中国煤炭工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国家能源局能源软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等多项奖励。在《科研管理》、《One Earth》(Cell子刊)、《Resources, Conservation and Recycling》、《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Waste Management》、《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Review》、《营销科学学报》、《中国环境科学》、《中国安全科学学报》等国内外重要期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第一/通讯作者发表SCI/SSCI、EI或CSSCI论文20余篇)。
主持完成江苏省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课题1项,获中国矿业大学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排名1),指导学生获江苏省优秀毕业设计团队和毕业论文各1项、全国大学生能源经济学术创意大赛一等奖1项、三等奖10余项,全国高校商业精英挑战赛品牌策划竞赛全国总决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等省部级以上科技竞赛奖励多项。
近年来,获中国矿业大学科研育人先进个人、中国矿业大学第八批优秀青年骨干教师、中国矿业大学优秀科技园丁等荣誉。担任《Sustainable production and Consumption》、《Energy》、《Cyberpsychology, Behavior, and Social Networking》、《IEEE Technology & Engineering Management Society》、《Sustainability》、《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营销科学学报》等杂志审稿人。担任全国青少年零碳科技大展项目(创意)评审专家。曾为山能、兖矿、徐州交控、徐矿、中联水泥、娃哈哈(徐州)等公司提供管理咨询服务。
做学术是件快乐的事,如果你立志于学术、喜欢做顶天立地的研究,欢迎加入我们的研究团队!
课题组研究将给予助研津贴,资助发表论文版面费,对发表高水平论文的同学给予奖励。欢迎企业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技术经济与管理、会计专业硕士(MPACC)、工程管理等专业研究生以及工商管理硕士(MBA)加入团队,合作开展科学研究!
联系方式:
中国矿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A311室。
手机:13512563912;E-mail:liumanzhi@cumt.edu.cn。微信:mancumt。
个人主页:http://faculty.cumt.edu.cn/~jQJbme/zh_CN/index.htm
1、主要学习及工作经历
(1)大学开始时的教育经历
1996.09-2000.07,江西财经大学企业管理和经济法双专业就读本科,获经济学、法学双学士学位;
2000.09-2003.06:江西财经大学企业管理专业就读硕士研究生,获管理学硕士学位,导师:卢福财 教授;
2007.09-2012.06:中国矿业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就读博士学位,导师:周梅华教授;
2013.02-2016.12:中国矿业大学矿业工程博士后流动站博士后,合作导师:刘炯天 院士;
2014.03-2015.03: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能源环境技术部,访问学者,合作导师:沈波 研究员。
(2)研究工作经历
2003.08-2005.12:中国矿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助教,研究方向为能源经济,煤炭供应链。
2006.01-2012.12:中国矿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讲师,2009年担任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能源经济,煤炭供应链。
2013.01-至今:中国矿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①绿色消费与生态营销;②绿色物流与供应链;③能源资源环境经济管理与政策;④大数据与人工智能营销;⑤公司治理、创新与绩效。
2、主持和参与的课题
[1] 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比较性信息反馈对居民节能行为的影响机理及其情境边界研究(编号:71874186),2019/01-2022/12,48万元,在研,主持。
[2]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课题,推进绿色消费3.0的嵌入式监管体系研究(编号:18AZD014),2019/01-2021/12,35万元,在研,子课题负责人。
[3]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固废资源化”重点专项,城市固废大数据挖掘及全生命周期管控新技术(编号:SQ2019YFC190057), 2020/01-2022/12,283万元,在研,研究骨干。
[4] 江苏省社会科学基地项目,江苏省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及政策研究(编号:19JD010), 2020/01-2021/12,5万元,在研,主持。
[5]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学科前沿科学研究专项面上项目,控产能规制对煤炭产业绩效的传导机理和规制优化研究:扩展SCP范式视角(编号:2019XKQYMS83),2019/01-2021/12,20万元,在研,主持。
[6] 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江苏省城市居民生活垃圾分类行为的政策引导机制及政策组合优化研究(编号:2018SJZDI084),2019/01-2021/12,8万元,在研,主持。
[7] 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信息干预对江苏居民习惯性节能行为的作用机理与引导策略研究(编号:15JD037),2016/01-2017/12,5万元,结题,主持。
[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煤炭价格波动机理及对我国实体经济的传导效应研究(编号:71573255),2016/01-2019/12,48万元,在研,参加。
[9]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源枯竭型企业跨区转移行为的溢出效应与胁迫效应研究(编号:71573110),2016/01-2019/12,48万元,在研,参加。
[10] 2014年第55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福利损失补偿视角下供运需协同的电煤应急储备规模研究(2014M551708),2014/06-2017/01,5万元,结题,主持。
[11] 2013年第二批江苏省博士后科研资助计划,国家煤炭应急储备最优规模的决策模型研究(1302079B),2014/01-2017/01,3万元,结题,主持。
[12] 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居民习惯性节能行为的信息干预机理及优化机制研究(编号:2015SJD435),2015/07-2017/06,0.6万元,结题,主持。
[13] 美国国务院与中国发改委合作项目,Opportunities for Curbing Air Pollution and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from Industrial Boilers in China: An Analysis and Implementation Road map forImproving Energy Efficiency and Fuel Switching,2014/07-2015/08,结题,参加。
[14] 美国国务院与中国发改委合作项目,Implementation Plan for Enhancing U.S.-China Cooperation on Energy Savings Performance Contracting,2014/03-2014/06,结题,参加。
[15] 徐州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课题,徐州城市居民节能行为机理和引导路径研究(编号:14XSM-054),2014/01-2014/12,结题,主持。
[16] 江苏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经济-环境-能源协同视角下的江苏省能源消费结构优化研究(编号:BR2012010),2012/01-2012/12,3万元,结题,主持。
[17] 中国工程院咨询项目,煤炭等资源型产业的服务化转型战略研究(编号:2012-XZ-16),2012/01-2013/06,260万元,结题,参加。
[18] 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项目,基于时空波动和流动规律的煤炭应急储备模型及策略研究(编号:10YJC630150),2011/01-2013/12,7万元,结题,主持。
[19]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完善节能减排长效机制的环境政策研究(编号:10CJY028),2011/01-2013/12,8万元,结题,参加。
[20] 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我国煤炭应急储备的区域布局、规模测算及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研究(编号:2010GXQ5D331),2011/01-2013/12,结题,参加。
[21]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江苏低碳经济发展的目标、举措和实现途径研究(编号:10JD022),2011/01-2013/12,2万元,结题,参加。
[22] 中国矿业大学科技攀登计划项目,煤炭战略供应保障体系研究,2009/01-2011/12,50万元,结题,参加。
[23] 中国矿业大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煤炭产品流行为与储备布局研究(编号:2009W11),2010/01-2011/12,1.5万元,结题,主持。
[24] 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江苏省煤炭应急供应的保障体系研究(编号:08EYD024),2009/01-2011/12,2万元,结题,参加。
[25] 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循环经济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机理及实践路径研究(编号:07SJD790048),2007/07-2009/12,结题,主持。
3、发表的部分论文
[1] 刘满芝,杜明伟,刘贤贤,政府补贴与新能源企业绩效:异质性与时滞性视角,科研管理,2022, 43(3): 17-26.(国家自然基金委A刊,CSSCI)
[2] Manzhi Liu , Liyuan Liu, Mengqian Shi, Gang He, Shiru Zhang, Mingzhu Shi, Yue Ren, and Bowen Luan, Effect of Comparative Feedback on Consumers’ Energy-Saving Behavior: A College Dormitory Example, IEEE Transactions on Engineering Management,2022, 69(3), 589-601. DOI: 10.1109/TEM.2020.3007872.(SCI/SSCI, JCR1区,FMS A级顶刊排名第2,ABS三星, ABDC Rating: A,中科院TOP刊)
[3] Manzhi Liu, Jixin Wen, Ying Feng, Linlin Zhang, Jixin Wu, Jinfeng Wang, Xiaotao Yang, A benefit evaluation for recycling medical plastic waste in China based on material flow analysis and life cycle assessment,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2022, doi:https://doi.org/10.1016/j.jclepro.2022.133033. (SCI,JCR1区)
[4] Manzhi Liu, Jinfeng Wang, JixinWen, Gang He, Jixin Wu, Huayang Chen, Xiaotao Yang, Carbon Emission and Structure Analysis of Transport Industry Based on Input-output Method: China as an Example, Sustainable Production and Consumption, 2022, 33: 168–188,https://doi.org/10.1016/j.spc.2022.06.021.(SCI, JCR1区)
[5] Manzhi Liu, JixinWen, et al., Carbon emission structure decomposition analysis of manufacturing industr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put-output subsystem: A case study of China, 2022, Forthcoming in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lution Research.
[6] Manzhi Liu, Jixin Wen, Yingjie Liu, Xueqing Lv, Qiyao Liu, Jia Lu, Ying Qin and Linlin Zhang,An Inverted U-shaped Relationship? The Impact of Government Subsidies on the R&D Investment of New Energy Companies: Economic Policy Uncertainty and Enterprise Heterogeneity Perspectives, Frontiers in Energy Research, 28 June 2022, Volume 10, 887108, doi: 10.3389/fenrg.2022.887108 (SCI)
[7] Manzhi Liu, Xixi Zhang, Mengya Zhang, Yuqing Feng, Yingjie Liu, Jixin Wen, Liyuan Liu,Influencing factors of carbon emissions in transportation industry based on C–D function and LMDI decomposition model: China as an example,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Review, 2021, 90: 106623, DOI:10.1016/j.eiar.2021.106623(SSCI,JCR1区)
[8] Manzhi Liu,Xiaorong Huang,Zhizhi Chen,Linlin Zhang,Ying Qin,Liyuan Liu,Shiru Zhang,Mengya Zhang,Xueqing Lv,Yanqin Zhang, The transmission mechanism of household lifestyle to energy consumption from the input-output subsystem perspective: China as an example, Ecological Indicators, 2021,122: 107234, DOI: 10.1016/j.ecolind.2020.107234. (SCI, JCR2区)
[9] Manzhi Liu, Xuhui Chen, Mengya Zhang, et al., End-of-life passenger vehicles recycling decision system in China based on dynamic material flow analysis and life cycle assessment,Waste Management,2020,117:81–92. (SCI,ESI,JCR1区)
[10] Manzhi Liu, Shuai Tan, Mengya Zhang, Gang He*, Zhizhi Chen, Zhiwei Fu,Changjin Luan. Waste paper recycling decision system based on material flow analysis and life cycle assessment: A case study of waste paper recycling from China.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2020, 255: 109859.(SCI,ESI,JCR1区,ABDC Rating: A, ABS 3星,中科院TOP刊)
[11] Gang He, Jiang Lin, Ying Zhang, Wenhua Zhang, Guilherme Larangeira, Chao Zhang, Wei Peng, Manzhi Liu, and Fuqiang Yang, Enabling a Rapid and Just Transition away from Coal in China, One Earth, Volume 3, Issue 2, 187-194.(Cell 子刊)
[12] 刘满芝,谈帅,栾常锦,付志伟,中国废纸回收系统物质流分析与评价,中国环境科学 , 2020, 40(1):439-452.(EI源刊)
[13] 刘满芝,石明珠,史梦茜,近邻不如远邻?比较性信息反馈对节能的影响:空间距离视角,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03-10,http://kns.cnki.net/kcms/detail/32.1593.c.20200308.2045.008.html.(CSSCI)
[14] 刘满芝; 史梦茜; 刘力瑗; 张诗如,社会比较对群居居民节电意愿的影响机制:参照群体内疚指向视角,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19(4): 90-101.(CSSCI)
[15] 刘满芝,陈芝芝,黄晓蓉,去产能政策视角下煤炭产业结构、行为与绩效, 煤炭经济研究,2020,40(3):30-40.
[16]刘满芝,黄晓蓉,陈芝芝,张诗如,疫情对煤炭行业影响的传导机制和应对举措, 煤炭经济研究,2020,40(4):23-30.
[17] Manzhi Liu, Liyuan Liu, Shichun Xu, Mingwei Du, Xianxian Liu and Yanqin Zhang. The Influences of Government Subsidies on Performance of New Energy Firms: A Firm Heterogeneity Perspective. Sustainability, 2019, 11, 4518; doi:10.3390/su11174518.(SCI/SSCI,JCR2区)
[18] Liu Manzhi, Chen Meng, He Gang, The origin and prospect of billion-ton coal production capacity in China, Resources, Conservation & Recycling,2017,Volume 125:70-85.(SCI, JCR1区)
[19] 刘满芝,刘贤贤,中国城镇生活能源消费:影响因素分解及空间差异分析,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7,19(5):13-20.(CSSCI)
[20] 刘满芝,刘贤贤,基于STIRPAT模型的中国城镇生活能源消费影响因素研究,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7,26(8):1111-1122.(CSSCI)
[21] 陈梦,刘满芝,基于VAR和状态空间模型的火电消费与煤炭价格的动态关系研究,价格理论与实践,2017(4):49-51.(CSSCI)
[22] 刘满芝,徐悦,陈梦,杨全益,周海媚,信息双面性对节能产品购买意愿的影响——基于心理抗拒的中介作用和社会距离的调节效应,营销科学学报,2017,13(1):111-126. (CSSCI)
[23] 刘满芝,杨全益,陈艳萍,参照依赖视角下反馈信息框架对大学生节能意愿的影响,软科学,2017,31(6):66-69. (CSSCI)
[24] 刘满芝,陈梦,基于VAR-GARCH模型的国内外煤炭价格动态互动关系研究,价格月刊,2017(3):17-22.(核心)
[25] 刘满芝,刘贤贤,基于泰尔指数的中国城镇生活能源消费区域差异及贡献度研究,贵州财经大学学报,2017(2):1-9.(CSSCI)
[26] Bo Shen, Yafeng Han, Lynn Price, Hongyou Lu, Manzhi Liu, Techno-economic evaluation of strategies for addressing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challenges of industrial boilers in China , Energy, 2017,118: 526-533.(SCI)
[27] Zhihua Ding,Caicai Feng,Zhenhua Liu,Guangqiang Wang,LingyunHe,Manzhi Liu, Coal price fluctuation mechanism in China based on system dynamics model, Natural Hazards,2017,85(2):1151–1167. (SCI)
[28] 刘满芝,刘贤贤,中国城镇居民生活能源消费影响因素及其效应分析——基于八区域的静态面板数据模型,资源科学, 2016,38(12):2295-2306. (CSSCI)
[29] 彭红军,周梅华,刘满芝,两级生产不确定的煤炭供应链均衡供应策略研究,管理工程学报,2016,30(2):175-180.(国家自然基金委A类期刊,CSSCI)
[30] 张艳芹,刘满芝,我国动力煤期货运行效率研究,价格理论与实践,2016(3):113-116. (CSSCI)
[31] 刘满芝,陈梦,我国煤炭价格与库存的动态关系研究——基于状态空间模型和滤波方法的实证分析,价格理论与实践,2016(5):77-80.(CSSCI)
[32] 刘满芝,杨继贤,煤炭产能过剩治理研究现状及规制完善建议,煤炭经济研究,2016,36(4):6-11.
[33] 刘满芝,徐悦,刘贤贤,姚舜禹,中国生活能源消费密度的影响因素分解、空间差异和情景预测,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2):48-56.
[34] 刘贤贤,刘满芝,冯倩茹,中国城镇生活能源消费的时空格局及演变,消费经济,2016(1):41-45.(CSSCI)
[35] Liu Manzhi, Shen Bo, Han Yafeng, Price Lynn, Xu Mingchao. Cost-effectiveness Analysis on Measures to Improve China’s Coal-fired Industrial Boiler. Clean Efficient and Affordable Energy for a Sustainable Future, 2015, 75, 1549-1554,DOI: 10.1016/j.egypro.2015.07.330(SCI)
[36] 刘满芝,杨继贤,马丁,丁志华,基于LMDI模型的中国主要大气污染物的空间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资源科学,2015,37(2):333-341.(CSSCI/CSCD)
[37] 刘满芝,屈传智,周梅华,谢凤敏,福利经济视角下国家煤炭应急储备规模模型构建及敏感性分析,自然资源学报,2014,29(7):1145-1158.(CSSCI/CSCD)
[38] 刘满芝,屈传智,冯颖,国家煤炭应急储备布局模型构建及应用,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4,24(8):113-118.(CSCD)
[39] 刘满芝,高晓峰,屈传智,周梅华,殷鑫,中国煤炭需求波动规律研究,资源科学,2013,35(4):120-125.(CSSCI/CSCD)
[40] 刘满芝,王锐,周梅华,张静,中国区域煤炭消费影响效应的比较分析——基于面板数据模型的实证经验,资源科学,2011,33(9):1641-1649.(CSSCI/CSCD)
[41] 刘满芝,马燕燕,周梅华,王兆密,中国煤炭供需与经济的重心演变轨迹研究,中国管理科学,2012,20:820-826.
[42] 刘满芝,马燕燕,王兆密,基于空间聚类方法的煤炭应急储备布局研究,中国煤炭,2012,38(9):17-21.(核心)
[43] 刘满芝,周梅华,彭红军,王慧,如何做好煤炭对经济发展的供应保障,中国煤炭,2011,37(2):11-13,24.(核心)
[44] 刘满芝,周梅华,吕涛,我国煤炭科学产能建设的必要性及推进策略,能源技术与管理,2011(5):8-9,20.
4、著作
[1] 刘满芝. 国家煤炭应急储备规模和布局研究. 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13年8月,25.2万字。ISBN:9787564616823.
[2] 刘炯天,王维德,主编,聂锐、刘满芝、等,副主编,资源型产业服务化转型战略.北京:科学出版社,2019年11月,38万字。ISBN:9787030598141.
[3] 参编著作.国际能源政策新变化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第五章国际能源价格指数比较及启示,P67-81. 北京:科学出版社,2017年10月,28.5万字。ISBN: 9787030550545.
5、获奖
[1]刘满芝(1/3),基于状态空间模型和滤波分析的火电消费于煤炭价格的动态关系研究,中国煤炭经济研究会,煤炭经济研究优秀论文(调研报告)二等奖,2017
[2]刘满芝(1/5),“三三四”模式的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研究与应用,中国矿业大学,校级优秀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016
[3]刘满芝(2/2),徐州市节能减排的统计、监测和考核体系研究,徐州市统计局,徐州市统计学会,徐州市统计重点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2015
[4]刘满芝(4/10),煤炭矿区环境评价体系研究与实践,国家能源局,能源软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三等奖,2014
[5]刘满芝(12/13),创中国一流生态工业园区之途径——兖州矿区环境友好模式研究与示范,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中国煤炭工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2012
[6]刘满芝(2/3),煤炭供需保障预警系统设计及测度,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信息化分会,煤炭工业信息化优秀论文,一等奖,2012
[7]刘满芝(1/7),经济-环境-能源协同视角下的江苏省能源消费结构优化研究,江苏省科学技术厅,被推荐为软科学优秀成果(苏科验字[2012]第5010号)
[8]刘满芝(1/1),国家煤炭应急储备规模和布局研究,中国矿业大学,中国矿业大学校优秀博士论文,2012
[9]刘满芝(2/3),淮安物流成本的跟踪研究,淮安市人民政府,淮安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2011
[10]刘满芝(1/4),徐州工程机械制造业与物流服务业协同发展战略及模式的创新研究,徐州市市委,徐州市人民政府,徐州市振兴老工业基地创新创意奖,一等奖,2009
[11]刘满芝(4/5),营销职业能力的MIE培养模式研究,江苏省教育厅,江苏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009
[12]刘满芝(5/10),兖州煤业品牌锻造和提升研究,山东省煤炭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山东省煤炭科学技术奖,三等奖,2007
[13]刘满芝(5/11),360度三零工程质量技术管理体系研究,中国质量协会,中国质量技术奖,一等奖,2006
6、荣誉称号
[1] 中国矿业大学第八批优秀青年骨干教师,2011
[2] 娃哈哈营销教育实践基地优秀指导教师,2013
[3] 中国矿业大学优秀科技园丁,2014
[4] 中国矿业大学实习优秀带队指导教师,2015
[5] 中国矿业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优秀指导教师,2011、2016、2019、2022
[6] 《煤炭经济研究》青年专家委员会委员,2018-至今
[7] 2016-2018年度校级优秀教职工共产党员,中国矿业大学,2019
[8] 中国矿业大学科研育人先进个人,2022
[9] 第六届全国管理案例精英赛(2018)华东一区晋级赛季军,指导教师,2018
[10] 第六届全国管理案例精英赛(2018)华东一区晋级赛最佳新锐奖,指导教师,2018
[11] 第六届全国大学生能源经济学术创意大赛一等奖,最佳指导教师奖,2020
[12] 第二届、第四届、第六届、第八届全国大学生能源经济学术创意大赛三等奖,指导教师,2016,2018,2020,2022
[13] 2022年(新加坡)全球品牌策划大赛中国地区选拔赛一等奖,指导教师,2022
[14] 2019、2021、2022年全国高校商业精英挑战赛品牌策划竞赛全国总决赛暨(新加坡)全球品牌策划大赛中国地区选拔赛二等奖,指导教师,2019,2021,2022
7、指导研究生获奖
[1] 中国矿业大学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王锦峰,物流工程,2021级,2022
[2] 中国矿业大学研究生国家奖学金,陈旭辉,物流工程,2019级,2020
[3] 中国矿业大学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张梦雅,物流工程,2019级,2020
[4] 中国矿业大学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刘贤贤,企业管理,2015级,2017
[5] 中国矿业大学研究生国家奖学金,陈 梦,企业管理,2015级,2017
[6] 中国矿业大学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石明珠,企业管理,2016级,2017
[7] 中国矿业大学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屈传智,工业工程,2013级,2014
[8] 指导4人获评中国矿业大学优秀专业硕士学位学位论文,陈旭辉,黄晓蓉,张梦雅,张习习,2022
[9] 指导1人获评中国矿业大学优秀学术学位硕士学位学位论文,杜明伟,2022
[10] 史梦茜,刘力瑗,张诗如,“群体内疚还是个人内疚?群体生活情境下内疚对居民节能行为影响的现场实验研究”,第六届全国大学生能源经济学术创意大赛一等奖,中国优选法统筹法与经济数学委员会,2020
[11] 孟祥雪,张春秀,肖闰闰,李琦琦, How to motivate consumers’ intention to use shared electric vehicl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stitutional theory, 第八届全国大学生能源经济学术创意大赛三等奖,中国优选法统筹法与经济数学研究会,2022
[12] 刘琪瑶, 外部监管、社会网络与企业环境治理研究 第八届全国大学生能源经济学术创意大赛 第22赛区 研究生队二等奖,中国优选法统筹法与经济数学研究会,2022
[13] 张佳欣,张琳琳, The influencing mechanism of purchase intention of battery electric vehicles –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amily life cycle stages 第八届全国大学生能源经济学术创意大赛 第22赛区 研究生队 二等奖,中国优选法统筹法与经济数学研究会,2022
[14] 温纪新, The transmission mechanism of the manufacturing industry production activities to carbon emissions from the input-output subsystem perspective: A case of China 第八届全国大学生能源经济学术创意大赛 第22赛区 研究生队 三等奖,中国优选法统筹法与经济数学研究会,2022
[15] 王海昊,陈芝芝,“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ransport energy consumption and energy in China: From a perspective of the input-output method combined productive structure”,第六届全国大学生能源经济学术创意大赛三等奖,2020.07,中国优选法统筹法与经济数学委员会
[16] 张习习,张梦雅,黄晓蓉,“基于C-D函数和LMDI分解结合模型的中国交通运输行业碳排放影响因素研究”,第六届全国大学生能源经济学术创意大赛三等奖,2020.07,中国优选法统筹法与经济数学委员会
[17] 郑凯清,“规范传导视角的居民生活垃圾分类行为的形成机制”,第四届全国大学生能源经济学术创意大赛三等奖(证书编号:2018086),2018.08,中国优选法统筹法与经济数学委员会
[18] 徐悦,李晓宇,杨全益,刘贤贤,陈梦,“信息宣传对居民习惯性节能行为意愿的影响——基于知觉行为控制和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第二届全国大学生能源经济学术创意大赛三等奖(证书编号:2016044),2016.08,三等奖,中国优选统筹法与经济数学研究会
[19]陈梦,刘贤贤,冯倩茹,“中国煤炭产能过剩机理与规制优化研究”,中国能源经济与管理研究优秀研究生论文三等奖,2016.10.16,中国优选法统筹法与经济数学研究会能源经济与管理研究分会
[20] 陈梦,“基于VAR-GRACH的国内外煤炭价格动态互动关系研究”,第五届(2016)中国能源与资源“6+2”经济管理论坛荣获研究生优秀论文一等奖,2016.07.09,第五届中国能源与资源“6+2”经济管理论坛组委会,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管理学院
[21] 刘贤贤,“节能政策对我国城镇生活能源消费影响的空间差异研究——基于八区域的静态面板数据模型”,第五届(2016)中国能源与资源“6+2”经济管理论坛荣获研究生优秀论文二等奖,2016.07.09,第五届中国能源与资源“6+2”经济管理论坛组委会,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管理学院
[22] 杨全益,“反馈信息框架对居民节电意向的影响研究 ”,第五届(2016)中国能源与资源“6+2”经济管理论坛荣获研究生优秀论文三等奖,2016.07.09,第五届中国能源与资源“6+2”经济管理论坛组委会,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管理学院
8、指导研究生主持科研项目
[1] 2018年江苏省研究生培养创新工程项目,快递包装逆向物流的共享经济模式研究和设计(编号:SJCX18_0675),2018/07-2019/06,郑凯清,主持
[2] 2016年江苏省研究生培养创新工程项目,城市公共自行车租赁点选址规划优化研究(编号:SJCX16_0907),2016/07-2017/06,冯倩茹,主持
[3] 2014年江苏省研究生培养创新工程项目,江苏省城市家庭节能家电消费现状、阻隔和引导政策研究(编号: SJLX_0640),2014/07-2015/06,屈传智,主持
9、指导本科生科研情况
[1] 熊敬仪, 寇思顼,等,江苏省社区养老需求现状及社区养老服务提质策略研究,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2022.06-2023.06,省级
[2]于芳,汪舒怡,等,2020年省级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一般项目)“非同凡想”基金项目“主播类型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基于消费者自我建构与产品匹配视角”,2020.06-2021.06,省级
[3]张小凤,杨静,等,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绿色产品诉求对消费者购买意愿影响机制研究——基于拓展的TAM模型和TPB理论”,2018.03-2020.03,国家级
[4]薛嘉欣,赵忠春,等,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中国文化视域下大学生亲环境行为形成机理与干预策略研究——基于拓展的MOA模型(编号:201710290065)”,2017.03-2019.03,国家级
[5]姚舜禹,杨全益,等,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中国城市居民绿色消费的现状、行为阻隔和引导政策研究(编号:201410290046)”,2014.05-2016.05,国家级
[6]赵忠春,大学生毕设培育项目“参照群体对消费者能效家电购买意愿的影响研究:社会距离和自我建构的调节效应”,2018.05-2019.05.
[7]周海媚,大学生毕设培育项目“信息反馈框架对大学生节电意愿的影响——自我建构的调节效应(编号:20170551)”,2017.04-2018.04.
[8]陈艳萍,大学生毕设培育项目“信息干预对大学生节能行为的作用机理和引导策略仿真研究(编号:PY2015038)”,2015.05-2016.05.
指导校级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30余项。
- 研究方向
- 社会兼职
- 社会兼职内容:江苏省能源经济管理研究基地、江苏省国际能源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
- 社会兼职内容:中国“双法”研究会能源经济与管理研究分会理事会理事
- 社会兼职内容:中国高等院校市场学研究会理事
- 社会兼职内容: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会员
- 社会兼职内容:《煤炭经济研究》青年专家委员会委员
- 社会兼职内容:中国矿业大学大数据营销与绿色创新研究中心副主任
- 教育经历
- 工作经历
-
2014.3-----2015.3
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能源环境技术部访问学者
-
2013.2-----2016.12
中国矿业大学 | 矿业工程 | 研究生(博士后)
-
2007.9-----2012.6
中国矿业大学 | 管理科学与工程 | 研究生毕业 | 博士
-
2000.9-----2003.7
江西财经大学 | 企业管理 | 研究生毕业 | 硕士
-
1996.9-----2000.7
江西财经大学 | 企业管理 | 本科毕业 | 学士
-
2003.8-----至今
经济管理学院 | 企业管理研究所
团队成员
刘满芝
个人信息
- 副教授
博士生导师
硕士生导师 - 教师英文名称:Liu Manzhi
- 教师拼音名称:liumanzhi
- 电子邮箱:
- 所在单位:经济管理学院
- 办公地点:中国矿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A311室
- 性别:女
- 联系方式:手机:(+86)13512563912 E-mail: liumanzhi@cumt.edu.cn
- 学位:博士
- 职称:副教授
- 其他任职:江苏省能源经济管理研究基地副主任,江苏省国际能源政策研究中心(江苏高校国际问题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矿业大学大数据营销与绿色创新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双法”研究会能源经济与管理研究分会理事会理事,中国高等院校市场学研究会理事,《煤炭经济研究》青年专家委员会委员
- 毕业院校:中国矿业大学
其他联系方式
- 邮编:
- 通讯/办公地址:
- 移动电话:
- 邮箱: